1948601231
15381192993
导航

组建团队 设计仿生外骨骼 “扭扭车男孩”站起来了

来源:BOB体育安全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1-07 12:08:24

  16米、50米、100米......站起来、迈步走、爬楼梯,依靠自己组建团队设计制作的仿生外骨骼,宿松“扭扭车男孩”张亮终于实现了独立行走的愿望。“我还要用知识去实现更多更大的梦想,获得更精彩的人生。”4月8日,张亮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。

  4月3日,张亮收到了倾注自己和团队四个月心血的仿生外骨骼实物,便迫不及待尝试穿戴,“用脚触地走路的那一瞬间,从脚心到大脑的感官冲击力很强烈,站起来之后整个视角都发生了变化,那种震撼的感觉真的很精彩。”

  “坐在扭扭车上,我的高度大概是85厘米,现在站起来是120厘米,长高了不少。”张亮笑着说,“刚开始穿仿生外骨骼站起来时有点摇晃,后来就好多了。到了第二天,我就能一侧扶着外物走路了。”

  第一次正式行走,张亮特意在地上做了标记,这一次他走了16米。为了这一天,张亮整整等了22年。虽然只有短短的16米,走得浑身是汗,但他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。“玉骨淬火,百炼成钢。敢教万刃寒山,不敌我身作剑。终于,我还是站起来了。”当天,张亮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自己站立的视频并配感言。

  “仿生外骨骼穿戴在外衣之下,用绑带固定在两条腿上,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。整套装备非常轻便,只有四、五个鸡蛋重量。”张亮和记者说,“通过大腿带动外骨骼运动,外骨骼再带动小腿及脚部运动,既能助力行走,也能在摔倒时起到保护作用,防止骨折。”

  张亮对仿生外骨骼助力走路充满信心,“之前上楼梯都要五六个同学帮忙,现在我只要扶着楼梯把手,就能自己上楼,那种感觉棒极了。”目前,张亮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,主要是借助外骨骼进行俯卧撑、仰卧起坐,以及对腿部和踝关节进行针对性训练。

  “虽然第一次走,膝盖比较疼,但相信经过磨合,以后会慢慢的适应。预计一个半月以后,我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行走了,我还想学习骑自行车呢!”张亮开心地说。

  因患有成骨不全症(俗称“脆骨病”),出生于宿松县五里乡万元村的张亮自幼无法行走,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用扭扭车代步,以坚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,被称为“扭扭车男孩”。纵使身受万般苦,张亮却从始至终坚持求学,因为他坚信唯有知识改变命运。2019年,他以中考73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宿松中学。2022年高考,张亮获得535分的好成绩,超安徽省理工类一本线分,被安徽工程大学录取。

  考上大学,登上更大的人生舞台,张亮想“站起来”的愿望更加迫切。当年高考结束后,张亮就曾远赴天津求医,不过高昂的手术费用和漫长而复杂的治疗过程,让他萌发了寻找其他办法的想法。

  “知识已经为我改变一次命运,这次我想用知识再创造一个‘奇迹’。”张亮说,进入大学后,在完成学业的同时,他一直在找寻让自己站起来的办法。终于,去年12月,一次偶然的机会,张亮接触到仿生外骨骼,其中帮助行走不便人士重新站起来的案例,让他心潮澎湃。

  起初,张亮考虑过找专业的公司定制一套对自己最合适的仿生外骨骼,但将近30万元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,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,他决定自己来设计制作,“虽然当时对仿生外骨骼一窍不通,但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,总得试一试。”

  “不怕难”的张亮再次踏上了新征程。查阅资料、请教老师,在召集8位涵盖电气工程、计算机、机械制造、物联网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同学后,张亮成功组建起一个研究人体骨骼的项目团队,团队的首个项目就是设计一套人体下肢仿生外骨骼雏形,作为站立行走的辅助器具。

  考虑到时间和成本等因素,张亮最终确定利用3D打印技术来完成设计的具体方案。当地医院帮助他完成了全身CT扫描数据采集,3D打印园又帮助他完成了三维建模,最终工厂生产出一套适合张亮的仿生外骨骼。看到器具后,张亮很是激动。

  据张亮介绍,目前穿戴的仿生外骨骼为修改了七版的第三代外骨骼。起初他们想要做的是利用电机驱动的外骨骼,依靠电力来辅助活动,但考虑到便携性以及身材适配性,最终选择了目前第三代利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仿生版本。

  只有淋过雨的人,才总想给别人撑伞。张亮和记者说,他将在自己身上对外骨骼的实际应用场景做试验,希望在技术加强完善成熟后将外骨骼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对社会公开,让更多“脆骨病”患者都能站起来。

  无惧命运捉弄,张亮越活越精彩,他说这是知识赐予他的光芒。考入计算机实验班,全专业只招35人;加强英语口语练习,可与外教老师无障碍沟通;成立摄影工作室,获得全国级摄影奖项......到如今,他又靠着自己的努力站起来,“以前我的梦想是日后有份能养活自己的稳定工作,但现在,我的梦想是出国留学,去见识更加广阔的世界,学习多元化的知识,实现更大的生命意义和价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