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8601231
15381192993
导航

旅法归来的夫妻捡两千多块广州城中村门牌建了座“博物馆”

来源:BOB体育安全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8 01:19:30

  在一座座粉色小平房的掩映中,有一间仅一层的房子很特别,它的四面墙体贴满了蓝色、绿色的门牌。

  走近将门牌上的文字仔细读来,“杨箕东来里10”“林和积善里36”“冼村西华坊四巷3”“琶洲裕龙大街1”……这2100多块门牌来自一个共同的地方,即十多年前被拆迁的杨箕村、林和村、冼村等城中村。

  它们是艺术家陈洲和张晓静夫妇一块一块搜集来的,有的是陈洲亲手撬下来的,有的是当时的村民给的。时隔十三年,这些门牌再次回到墙上,但它们所代表的那个“家”、“店”,已经不复存在。而真正指代这间房子的门牌,上边写着“怡乐七巷5号后座”,并带有专属二维码。

  外墙布满城中村门牌,室内则展示着从被拆除的城中村里捡来的老式挂钟、老照片、“双喜”婚镜等旧物。海珠区怡乐社区里的这间房子,能够说是一座小小的“城中村博物馆”。

  两位没有城中村居住经验的艺术家,十六年来竟收集了七千多块城中村门牌,以及各种各样的城中村生活痕迹的物件。

  那些本该随着瓦砾残垣隐入尘土的物件,在挖掘机到来之前,被陈洲和张晓静“抢救”出来。

  2007年,陈洲和张晓静夫妇从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艺术学院毕业后,直接来到了广州工作。陈洲是一名独立艺术家,张晓静则成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一名老师。

  “有一个记者朋友,他叫我去一定要去林和村看看”,陈洲说起了自己第一次进到广州城中村的场景,“村民还有外地人,人人都有条不紊,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握手楼,里面的地名、他们搬家留的一些标语也很有意思,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这一个地区还是有感情的”。

  张晓静发现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好几个祠堂,“特别壮观,我们老家都已无祠堂了,尤其是有一两百年历史的祠堂”。独特的雕梁画栋,雅致的厢房私塾,也在拆除之列,震撼之景才入眼眸,惋惜之痛又涌上心头。

  虽然这些现在看起来司空见惯,但对于在欧洲生活了六七年、刚回到中国、老家是安徽江苏的他们来说,冲击很大。

  除了像大多数人一样,用相机拍下大量城中村拆迁前的影像资料之外,陈洲和张晓静还加入了“捡破烂”的队伍,和“同行”不一样的是,他们那花花绿绿编织袋里装的东西都是“不值钱的”。

  “那个时候我俩还没有孩子,绝大多数都是每天都往各个城中村跑,跟那些进去捡钢筋水泥的并肩作战。”

  陈洲笑着说,“他们就以为我们俩也是捡破烂的,一直喊‘老乡,门牌不值钱的,那个是铝的,你们要捡这种钢铁的’,特别有意思。”

  “门牌是我们俩收集的主打方向,因为门牌是一个传统地名的彰显,也是有历史意义的。”

  一开始,在撬门牌还并不那么被人理解的时候,陈洲负责用钢钳撬,张晓静则打着伞帮他“掩护”。

  再后来,陈洲干脆做了一张牌子,上面写着“高价回收旧门牌”,找了个角落蹲在那儿,陈洲还因此被误带进了派出所,跟民警说清楚之后,民警觉得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,还给他留了电话,对他说,“下次来也没问题,反正这个村子已经清空了”。

  陈洲收集门牌的事也被媒体关注到,不少村民看到报道后主动给陈洲送来了门牌。有人跟他说,“陈老师,我把我们家的门牌送给你,以后做个纪念”,也有人跟他说,自己家里有好几块门牌,原来是他们搬走前,在每扇门上都不舍地贴上了一块门牌。

  “外来务工者在广州这个群体是非常大,他们来到广州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城中村。在城市里,城中村交通便利,生活成本又低,房租又低,所以他们选择先到城中村落脚,然后再工作”,张晓静说。

  “这个村子即将消失的时候,这么多人会去哪里?这个群体他们留下了很多生活的痕迹,我觉得要把它收起来。”

  也正因如此,陈洲和张晓静不止是收集门牌,也“捡”了许多居民没带走的物件。

  彼时,居民都搬走了,房子空空荡荡,用陈洲的话来说就是,“可以闯进任何人的家”。

  生活必需品是会被带走的。陈洲在路上看见一个年轻人坐在床垫上发呆,看见一个小女孩拿着个桶。来不及带走的,有桌面上写了一半的作业本,孩子的玩偶玩具,墙上的明星海报,各种信件,培训证明,日记账本,游客照艺术照……

  带不走的,还有琶洲石板广场上成百上千颇具古典风格的陶瓮,这是陈洲和学生从各个屋子里捡来的,原是装酱、醋、茶的容器,他们在每个陶瓮上标上时间,可是第二天,陶瓮被砸,碎了一地。

  带不走的,深深触动着陈洲的,还有那句孩子写在拆迁屋墙上的话:杨箕就是我的家,我爱你。

  他们没带走的很多看似没用的东西,陈洲和张晓静拿着大包一股脑儿地往里装。这些物件十几年来被存放于张晓静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工作室里。

  物件中的一部分,这次陈洲和张晓静也带到了怡乐社区,一张张装裱好的男女老少的照片、白底红字的“出租屋”牌子、整点响起“铛铛铛”报时声的挂钟、“财神到”粉彩陶瓷摆件……储物间里,还有几大箱子暂时还不知道怎么展示的账本文件。

  陈洲说着,拿起了窗边桌面上一面不及巴掌大的小圆座镜。“东西带不走,留不住,但可以带走遇到的人的故事”。

  “这面铜镜来自一位青岛大学外语系的姐姐,是她母亲给她的陪嫁。她从山东坐火车来到广州,带着这面镜子,在这村子开了档口,结了婚,生了两个孩子,买了房扎下根。她在这里有了家庭和事业,马上要搬走了,心里也是万分不舍。”

  “我当时就随口讲了一句话,说将来我们大家可以做个‘城中村博物馆’,把它放进去”,陈洲说完,这位姐姐就把珍贵的小镜子送给了他。可惜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狌狌镜,无法记录和重现过往,它和主人故事也只能被口口相传。

  还有一个眼镜店老板,她家是1986年来到林和村,靠着磨眼镜过活。“我这几天关店搬走,生计就没有了。”老板把磨眼镜的机器送给了陈洲,接上电线还能转动。

  她走的时候,在放机器的木板上用红笔写下了眼镜店的名字和地址,以及她来此和离开的时间:1986年,2010.4.11。这台机器陪伴了她整整24年,辅助着她养家糊口的24年,有多少物件能跟随一个人24年?

  “所以我收集了很多很多物件,这不仅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故事,如果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了,这就是整个城市的故事。”陈洲说。

  如今,这面镜子和磨眼镜机器都被展示在怡乐社区这座“博物馆”里,陈洲说,“当然这也不是一种伟大的作品,但也是对村民的承诺的兑现,我觉得挺感动的”。

  “博物馆”里还有一卷长达17米的“《富川山居图》”,但因场地有限没能展示出来。这幅“画卷”其实是由四十多张奖状组成,多来自林和村一名叫徐小惠的同学,从幼儿园到初一,有考试获奖,也有优秀班干的奖。

  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,优秀上进的徐小惠,俨然是父母眼里的骄傲。陈洲和张晓静看到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,感慨道,“窝居之乐,乐在其子女”。

  徐小惠家搬走的时候,这些奖状还留在墙上。2010年5月23日,陈洲和张晓静将它们整体揭下,带回家烘干去霉,做成了这幅17米长的“画卷”。

  当时也有新闻媒体报道过,徐小惠的爸爸还打电话联系了陈洲,说他们一家已经回到了湛江乡下。

  “这些奖状是很励志的,我会想如果当时被挖掉了,我们就不知道曾经有这样优秀的流动儿童”。在过去的将近十四年时间里,陈洲时不时还会想知道,这名叫徐小惠的孩子,是否还记得在广州林和村的家里的那面“奖状墙”,以及在林和村的童年往事,她现在又过得怎么样呢?

  陈洲脑海里,还有一幅挥之不去的场景。有一年的大年初一,天气特别好,陈洲和张晓静又走进了杨箕村。

  他拿着摄影机,画面中是一栋楼和一个小斜坡,路边还有些菊花,这时,一个女人从远处斜坡走向他们,很自然地就讲起了村里的故事,讲完后她就走了,背影消失在那栋楼的后边。

  “杨箕村明显的是居民住了很久,孩子特别多,很多人在杨箕生活了几十年,街道干净,它的结构好像一个城区,四面围住,有几个出口,很繁荣,很多小商铺。”

  张晓静说,“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、一个社区,它需要有历史记忆,新建以后绝对没以前的痕迹了”,她和陈洲淡淡说道,“个人阻挡不了,我们只可以作为见证者。”

  2013年,陈洲与张晓静一同用收集回来的1200多块城中村门牌,制作成艺术品《星光大道》,在以“城市边缘”为主题的“2013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”上展出。

  2016年,陈洲与张晓静又拿出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2000多块城中村门牌,红的黄的绿的蓝的,在深圳香梅地铁站错落拼贴成墙,十分抢眼。他们给这面彩色墙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——《家》。

  这一次,展出的地方是在广州海珠区的怡乐社区。周围现代化高楼林立,怡乐社区却还是颇具历史感的老式小平房。

  “这边以前是一个‘教师村’,民国时期很多大学教授在这里买地建房,所以它一直被保留着,也算是一个城中村了。”如今住在怡乐社区的,大多是老人和外来务工者。

  对于陈洲和张晓静来说,这十几年收藏的城中村物件,如果在一个不会被拆除的城中村里展出,那将具有非凡的意义。

  “我们觉得广州特别需要这样的展”,陈洲打了个比方,广州如果是一个巨人的话,巨人有很多个胃,城中村就是这里面之一,每个村子都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,住在城中村的工人或者公司白领,也为城市的高速高效发展做出了贡献。“是共生共荣的关系”,陈洲说。

  广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,这种包容就是,给了人们落脚的基础,让人类能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发展的机会。

  “城中村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,当新的社区建立,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里的故事和历史。什么样的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,应该有他的痕迹,街区应保留这种文化。”

  不仅如此,还有那些历史悠远长久的祠堂、民居,在城市快速的提升的过程中,我们是不是还能有更好的保护方式?例如,沥滘村改造范围内36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,目前都是原址保护,这这中间还包括了7座曾被规划为迁建保护的祠堂。

  陈洲和张晓静在怡乐社区布展的时候,就引得了不少居民的关注,来来往往的人看到这座贴满门牌的房子,也会好奇地进去打探。

  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看到这些,所思所感必然不同。陈洲和张晓静把十几年前的物件放在这儿,是展出,也是发问,观众自己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,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一份答案。

  两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,她们在博物馆前玩起了游戏,数起了门牌,在没有规律的门牌号里找“1、2、3、4……”

  一位60多岁的老人,一进来就对柱子上的时钟特别感兴趣,还把每一个都仔仔细细地看一遍。陈洲问他,为什么对时钟感兴趣。老人掏出一本电子表工厂的工人证,这个他23岁时就获得的本子和他的身份证放在一起,随身携带。

  “观众的感受都跟自己的背景是有关系的,他们关注到的视角也不一样”,陈洲说。

  2024年1月21日,这座“捡来的博物馆”在怡乐社区开幕,陈洲将早早预留好的一块蓝底门牌贴上墙,上面印着:宏岗 长寿街9。

  在一座座粉色小平房的掩映中,有一间仅一层的房子很特别,它的四面墙体贴满了蓝色、绿色的门牌。

  走近将门牌上的文字仔细读来,“杨箕东来里10”“林和积善里36”“冼村西华坊四巷3”“琶洲裕龙大街1”……这2100多块门牌来自一个共同的地方,即十多年前被拆迁的杨箕村、林和村、冼村等城中村。

  它们是艺术家陈洲和张晓静夫妇一块一块搜集来的,有的是陈洲亲手撬下来的,有的是当时的村民给的。时隔十三年,这些门牌再次回到墙上,但它们所代表的那个“家”、“店”,已经不复存在。而真正指代这间房子的门牌,上边写着“怡乐七巷5号后座”,并带有专属二维码。

  外墙布满城中村门牌,室内则展示着从被拆除的城中村里捡来的老式挂钟、老照片、“双喜”婚镜等旧物。海珠区怡乐社区里的这间房子,能够说是一座小小的“城中村博物馆”。

  两位没有城中村居住经验的艺术家,十六年来竟收集了七千多块城中村门牌,以及各种各样的城中村生活痕迹的物件。

  那些本该随着瓦砾残垣隐入尘土的物件,在挖掘机到来之前,被陈洲和张晓静“抢救”出来。

  2007年,陈洲和张晓静夫妇从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艺术学院毕业后,直接来到了广州工作。陈洲是一名独立艺术家,张晓静则成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一名老师。

  “有一个记者朋友,他叫我去一定要去林和村看看”,陈洲说起了自己第一次进到广州城中村的场景,“村民还有外地人,人人都有条不紊,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握手楼,里面的地名、他们搬家留的一些标语也很有意思,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这一个地区还是有感情的”。

  张晓静发现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好几个祠堂,“特别壮观,我们老家都已无祠堂了,尤其是有一两百年历史的祠堂”。独特的雕梁画栋,雅致的厢房私塾,也在拆除之列,震撼之景才入眼眸,惋惜之痛又涌上心头。

  虽然这些现在看起来司空见惯,但对于在欧洲生活了六七年、刚回到中国、老家是安徽江苏的他们来说,冲击很大。

  除了像大多数人一样,用相机拍下大量城中村拆迁前的影像资料之外,陈洲和张晓静还加入了“捡破烂”的队伍,和“同行”不一样的是,他们那花花绿绿编织袋里装的东西都是“不值钱的”。

  “那个时候我俩还没有孩子,绝大多数都是每天都往各个城中村跑,跟那些进去捡钢筋水泥的并肩作战。”

  陈洲笑着说,“他们就以为我们俩也是捡破烂的,一直喊‘老乡,门牌不值钱的,那个是铝的,你们要捡这种钢铁的’,特别有意思。”

  “门牌是我们俩收集的主打方向,因为门牌是一个传统地名的彰显,也是有历史意义的。”

  一开始,在撬门牌还并不那么被人理解的时候,陈洲负责用钢钳撬,张晓静则打着伞帮他“掩护”。

  再后来,陈洲干脆做了一张牌子,上面写着“高价回收旧门牌”,找了个角落蹲在那儿,陈洲还因此被误带进了派出所,跟民警说清楚之后,民警觉得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,还给他留了电话,对他说,“下次来也没问题,反正这个村子已经清空了”。

  陈洲收集门牌的事也被媒体关注到,不少村民看到报道后主动给陈洲送来了门牌。有人跟他说,“陈老师,我把我们家的门牌送给你,以后做个纪念”,也有人跟他说,自己家里有好几块门牌,原来是他们搬走前,在每扇门上都不舍地贴上了一块门牌。

  “外来务工者在广州这个群体是非常大,他们来到广州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城中村。在城市里,城中村交通便利,生活成本又低,房租又低,所以他们选择先到城中村落脚,然后再工作”,张晓静说。

  “这个村子即将消失的时候,这么多人会去哪里?这个群体他们留下了很多生活的痕迹,我觉得要把它收起来。”

  也正因如此,陈洲和张晓静不止是收集门牌,也“捡”了许多居民没带走的物件。

  彼时,居民都搬走了,房子空空荡荡,用陈洲的话来说就是,“可以闯进任何人的家”。

  生活必需品是会被带走的。陈洲在路上看见一个年轻人坐在床垫上发呆,看见一个小女孩拿着个桶。来不及带走的,有桌面上写了一半的作业本,孩子的玩偶玩具,墙上的明星海报,各种信件,培训证明,日记账本,游客照艺术照……

  带不走的,还有琶洲石板广场上成百上千颇具古典风格的陶瓮,这是陈洲和学生从各个屋子里捡来的,原是装酱、醋、茶的容器,他们在每个陶瓮上标上时间,可是第二天,陶瓮被砸,碎了一地。

  带不走的,深深触动着陈洲的,还有那句孩子写在拆迁屋墙上的话:杨箕就是我的家,我爱你。

  他们没带走的很多看似没用的东西,陈洲和张晓静拿着大包一股脑儿地往里装。这些物件十几年来被存放于张晓静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工作室里。

  物件中的一部分,这次陈洲和张晓静也带到了怡乐社区,一张张装裱好的男女老少的照片、白底红字的“出租屋”牌子、整点响起“铛铛铛”报时声的挂钟、“财神到”粉彩陶瓷摆件……储物间里,还有几大箱子暂时还不知道怎么展示的账本文件。

  陈洲说着,拿起了窗边桌面上一面不及巴掌大的小圆座镜。“东西带不走,留不住,但可以带走遇到的人的故事”。

  “这面铜镜来自一位青岛大学外语系的姐姐,是她母亲给她的陪嫁。她从山东坐火车来到广州,带着这面镜子,在这村子开了档口,结了婚,生了两个孩子,买了房扎下根。她在这里有了家庭和事业,马上要搬走了,心里也是万分不舍。”

  “我当时就随口讲了一句话,说将来我们大家可以做个‘城中村博物馆’,把它放进去”,陈洲说完,这位姐姐就把珍贵的小镜子送给了他。可惜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狌狌镜,无法记录和重现过往,它和主人故事也只能被口口相传。

  还有一个眼镜店老板,她家是1986年来到林和村,靠着磨眼镜过活。“我这几天关店搬走,生计就没有了。”老板把磨眼镜的机器送给了陈洲,接上电线还能转动。

  她走的时候,在放机器的木板上用红笔写下了眼镜店的名字和地址,以及她来此和离开的时间:1986年,2010.4.11。这台机器陪伴了她整整24年,辅助着她养家糊口的24年,有多少物件能跟随一个人24年?

  “所以我收集了很多很多物件,这不仅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故事,如果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了,这就是整个城市的故事。”陈洲说。

  如今,这面镜子和磨眼镜机器都被展示在怡乐社区这座“博物馆”里,陈洲说,“当然这也不是一种伟大的作品,但也是对村民的承诺的兑现,我觉得挺感动的”。

  “博物馆”里还有一卷长达17米的“《富川山居图》”,但因场地有限没能展示出来。这幅“画卷”其实是由四十多张奖状组成,多来自林和村一名叫徐小惠的同学,从幼儿园到初一,有考试获奖,也有优秀班干的奖。

  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,优秀上进的徐小惠,俨然是父母眼里的骄傲。陈洲和张晓静看到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,感慨道,“窝居之乐,乐在其子女”。

  徐小惠家搬走的时候,这些奖状还留在墙上。2010年5月23日,陈洲和张晓静将它们整体揭下,带回家烘干去霉,做成了这幅17米长的“画卷”。

  当时也有新闻媒体报道过,徐小惠的爸爸还打电话联系了陈洲,说他们一家已经回到了湛江乡下。

  “这些奖状是很励志的,我会想如果当时被挖掉了,我们就不知道曾经有这样优秀的流动儿童”。在过去的将近十四年时间里,陈洲时不时还会想知道,这名叫徐小惠的孩子,是否还记得在广州林和村的家里的那面“奖状墙”,以及在林和村的童年往事,她现在又过得怎么样呢?

  陈洲脑海里,还有一幅挥之不去的场景。有一年的大年初一,天气特别好,陈洲和张晓静又走进了杨箕村。

  他拿着摄影机,画面中是一栋楼和一个小斜坡,路边还有些菊花,这时,一个女人从远处斜坡走向他们,很自然地就讲起了村里的故事,讲完后她就走了,背影消失在那栋楼的后边。

  “杨箕村明显的是居民住了很久,孩子特别多,很多人在杨箕生活了几十年,街道干净,它的结构好像一个城区,四面围住,有几个出口,很繁荣,很多小商铺。”

  张晓静说,“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、一个社区,它需要有历史记忆,新建以后绝对没以前的痕迹了”,她和陈洲淡淡说道,“个人阻挡不了,我们只可以作为见证者。”

  2013年,陈洲与张晓静一同用收集回来的1200多块城中村门牌,制作成艺术品《星光大道》,在以“城市边缘”为主题的“2013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”上展出。

  2016年,陈洲与张晓静又拿出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2000多块城中村门牌,红的黄的绿的蓝的,在深圳香梅地铁站错落拼贴成墙,十分抢眼。他们给这面彩色墙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——《家》。

  这一次,展出的地方是在广州海珠区的怡乐社区。周围现代化高楼林立,怡乐社区却还是颇具历史感的老式小平房。

  “这边以前是一个‘教师村’,民国时期很多大学教授在这里买地建房,所以它一直被保留着,也算是一个城中村了。”如今住在怡乐社区的,大多是老人和外来务工者。

  对于陈洲和张晓静来说,这十几年收藏的城中村物件,如果在一个不会被拆除的城中村里展出,那将具有非凡的意义。

  “我们觉得广州特别需要这样的展”,陈洲打了个比方,广州如果是一个巨人的话,巨人有很多个胃,城中村就是这里面之一,每个村子都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,住在城中村的工人或者公司白领,也为城市的高速高效发展做出了贡献。“是共生共荣的关系”,陈洲说。

  广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,这种包容就是,给了人们落脚的基础,让人类能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发展的机会。

  “城中村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,当新的社区建立,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里的故事和历史。什么样的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,应该有他的痕迹,街区应保留这种文化。”

  不仅如此,还有那些历史悠远长久的祠堂、民居,在城市快速的提升的过程中,我们是不是还能有更好的保护方式?例如,沥滘村改造范围内36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,目前都是原址保护,这这中间还包括了7座曾被规划为迁建保护的祠堂。

  陈洲和张晓静在怡乐社区布展的时候,就引得了不少居民的关注,来来往往的人看到这座贴满门牌的房子,也会好奇地进去打探。

  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看到这些,所思所感必然不同。陈洲和张晓静把十几年前的物件放在这儿,是展出,也是发问,观众自己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,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一份答案。

  两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,她们在博物馆前玩起了游戏,数起了门牌,在没有规律的门牌号里找“1、2、3、4……”

  一位60多岁的老人,一进来就对柱子上的时钟特别感兴趣,还把每一个都仔仔细细地看一遍。陈洲问他,为什么对时钟感兴趣。老人掏出一本电子表工厂的工人证,这个他23岁时就获得的本子和他的身份证放在一起,随身携带。

  “观众的感受都跟自己的背景是有关系的,他们关注到的视角也不一样”,陈洲说。

  2024年1月21日,这座“捡来的博物馆”在怡乐社区开幕,陈洲将早早预留好的一块蓝底门牌贴上墙,上面印着:宏岗 长寿街9。

  亲爱的用户,“重庆”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“新重庆”客户端。为不影响后续使用,请扫描上方二维码,及时下载新版本。更优质的内容,更便捷的体验,我们在“新重庆”等你!

  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,在网络上使用、发布、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或“来源:华龙网-重庆XX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的作品,系由本网自行采编,版权属华龙网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、名称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。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,联系邮箱:。

  附: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: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

  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(最佳浏览环境:分辨率1024*768以上,浏览器版本IE8以上)

  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: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